儒余研究:吴中区丨苏州的“金腰带”,拴住苏州的下个时代?

导读:

苏州吴中区位于太湖东岸,拥有良好的空间区位优势及生态资源禀赋,且“长三角一体化”、“环太湖科创圈”、“大上海都市圈协同规划”等多个国家战略在此交汇叠加,为吴中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产业强区、创新引领”的战略指引下城市发展稳步上升,但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及激烈的竞争,吴中区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儒余股份将基于吴中区的特色优势,从立足苏州、立足太湖、立足长三角的维度出发,探讨未来吴中区将如何写好借梯登高、赶超跨越的“城市文章”。

一、吴文化发源地,苏州的金腰带

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而吴中区正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兵圣孙武、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绣圣沈寿、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区位来看,吴中区地处苏州市域地理中心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腹地,北与苏州古城、工业园区、高新区接壤,南临吴江区,东接昆山,西衔太湖。儒余股份认为,吴中区连通南北、横贯东西,串联着目前苏州发展的重要区市,可谓是苏州市的“金腰带”,未来也会是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

652ce1e6430d8

然而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作为苏州市“金腰带”的吴中区,在经济推动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瓶颈。

区域形象不明显。与其他毗邻行政区相比,吴中区缺乏鲜明的区域名片和地标。并且由于吴中区全域东西狭长、大而难治,内部发展难以实现协调与同步,不同片区的形象也存在差距,对吴中区整体的形象传播造成阻碍。

652ce1f6a5720

产业符号不突出。进入“十四五”后,吴中区提出了“3+3+3”的现代产业创新集群。但是从近年来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吴中区产业呈现出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弱的特点。虽然机器人已成为吴中区千亿级产业,但吴中区整体GDP排名依然靠后,规上企业的发展潜力有待释放,产业符号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2年苏州市各区GDP与人均GDP情况

652ce214bb936

2021吴中区与毗邻区规上企业数量及营业收入

652ce24f889e2

高端人才引力弱。随着区域间竞争愈加激烈,人才争夺成为各区增添发展动力的关键“战场”,从2010-2020年苏州市区人口增长情况来看,吴中区位列倒数第二。这也许和吴中区优质医疗等公共资源的缺失有关,根据吴中区人民政府公布的医疗机构通讯信息显示,吴中区目前共有30所医疗结构(包含卫生院、美容机构等),其中仅1所为三甲医院。

2010-2020年苏州市区人口增长率

652ce26c1e455

整体来看,吴中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处于苏州“金腰带”的黄金地理区位,使得吴中区相较于苏州市其他片区而言具备更多可挖掘的潜力,而坐拥大美太湖又使得绿色生态成为了这片区域天生的“长板”,为吴中区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添上了绝美底色。但吴中区现存的发展“短板”也不容小觑。

结合吴中区自身的城市特点及资源优势,儒余股份认为,我们可以从立足苏州、立足太湖、立足长三角的视角出发,探索吴中区未来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腰带”的作用,走出一条适合的、能够带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立足苏州,发挥空间优势,成为苏州经济跨越发展的压舱石

苏州产业发展的第二次转身?

从苏州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可以总结为“传统手工——低端制造——高端智造”的两次转型。

改革开放以前,苏州以丝绸、刺绣等传统手工业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手工业基地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苏州逐渐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凭借毗邻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吸纳上海的技术、人才等要素,加上自身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大力发展以非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探索出著名的“苏南模式”。

从1992年到2012年,苏州全面开放,充分融入长三角的全球产业链循环体系,外资成为了苏州第一次转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这一时期的苏州工业以外向、外延为主要特征,注重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以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在外向型投资的驱动下,苏州逐渐发展成为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集聚的“世界工厂”。

推动苏州实现第一阶段经济转型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园区承担着中外合作开发“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发展至今实际利用外资已超400亿美元,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89家、上市企业62家,当之无愧成为了苏州转型的“排头兵”。

2012年至今,苏州开始了从低端制造向自主高端智造的二次转型,大力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和“苏州智造”迈进,沿着“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移动,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产业创新能力与引领性仍旧有待提高,“苏州智造”的核心承载仍旧有待进一步探索。

652ce31dc17d8

在苏州产业发展的这第二次转型阶段,吴中区可以抓住什么机遇、承担什么责任,儒余股份认为可以参考与苏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世界级城市上海的发展路径。

浦东和临港交接班?

“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这是党中央给予浦东的定位。浦东开放33年来,总书记的“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为区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浦东也从一片阡陌农田一跃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带动上海在上一个时代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跃升。

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需要更多能够向外拓展、承载产业扩张及资源溢出的发展空间,加之国家战略颇有走向“大江大海”时代之意,临港新区应运而生。临港新区依托其广阔的空间优势,形成了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无论从产业能级、产业带动力,还是产业集聚度方面都可圈可点,与陆家嘴的金融氛围形成错位,从东方芯港到生命蓝湾,从大飞机园到信息飞鱼,这些产业园区正在成为临港新片区的一张张新名片,助力临港新片区发挥城市“增长极”“发动机”作用,成为上海经济在下个时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与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

吴中区之于苏州,相当于临港之于上海?

如今的苏州正如彼时成立临港新区的上海。苏州工业园区得益于外资、政策、技术等优势,在苏州市内形成了较强的“虹吸效应”,助力苏州实现了上个时代的产业辉煌。然而在资源密集涌入后其发展短板也逐渐显现,有限的发展空间导致资源不得不向外溢出,难以承接苏州在这个经济转型阶段所需的“智造”空间。此外在国家的江河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建立之后,下一个层面必将聚焦到跨区域的湖泊湿地战略,以此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腹地纵深。

因此,儒余股份认为,如果说工业园区的意义在于窗口、示范,在于先行先试的排头兵、试验田,那么在苏州经济进一步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切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下个阶段中,吴中区将成为能够产生“量变”的关键抓手,成为苏州经济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压舱石。在苏州“市域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吴中区土地面积较大的特点使其在空间上更具有比较优势,可承接更多中心城区的制造类产业与人口外溢。相比同样具备空间优势的吴江区,吴中区同工业园区等核心区市衔接,更利于保持产业协同发展的连贯性和延伸性。

三、立足太湖,发挥生态优势,成为世界级湖区的定盘星

太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母亲湖,承载着我国打造“世界级湖区”这一重大使命。江、浙两省为了加速太湖流域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共同成立了环太湖经济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五市,并出台环太湖科创圈行动计划,推动沿湖五城科创要素的集聚。纵观世界级湖区,如美国西雅图华盛顿湖区、法国索菲亚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等,都是立足于自身的生态优势,吸引高端人才,从而汇聚世界级科技要素,由生态湖区迈向创新湖区。

吴中区拥有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积的五分之三,相比其他区域具备更突出的天然生态优势,正是吸引科创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重要因素。目前环太湖的其他四市(无锡、常州、湖州、嘉兴)均提出以生态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吴中区基于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吸引何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则是吴中区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儒余股份认为,和上海提出的“汇聚顶尖科学家,着力打造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不同,吴中区自身具备较强的制造业基础,更需要的是“工程师”和“技能型人才”。“科学家”提出问题和思路,“工程师”擘画蓝图,而让蓝图变为现实的,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也符合苏州一直以来将制造业视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坚守实体实业的执着气质和苏州未来产业发展的切实需要。对于吴中区而言,需要依托已有的太湖生态优势,在人才资源配置上向工程师及专业技术型人才倾斜,将吴中区打造成为优秀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之地、筑梦之城,成为世界级湖区的“定盘星”,才能更好地推动本地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吴中建设为环太湖科创带的重要节点。

四、立足长三角,实现梯度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助推器

从长三角协作格局来看,目前已经呈现出分工深化、优势互补、梯度发展的格局。上海与苏州分别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领域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部分产业已经形成了“上海创新+苏州制造”的发展模式。从吴中区在长三角的区域协同来看,过去十年间吴中与上海“牵手”共同推进检验检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将其培育成了全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

儒余股份认为,虽然同上海的产业协同有效地推动了吴中本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但吴中区长期以来的产业发展更多的是为苏州、江苏其他城市及上海提供服务,缺乏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掌握。未来,随着吴中区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将实现从“服务者”向“引领者”角色的转变。

以机器人产业为例,吴中区已基本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也有全新的突破,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在不断增强,上游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80%以上在吴中区内皆可完成自主生产,强韧、完备的产业链是推动吴中区打造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全国创新集聚“第一区”、从服务者转变为产业引领者的最强底气。

未来吴中区在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大环境中,可以进一步实现长三角产业协同的梯度发展,完善细分领域的产业链条,加强各环节的制造生产技术水平,将吴中区打造为拥有长三角最完整制造能力的区域,做好下个时代“上海研发+苏州智造”的核心承载地,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助推器。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www.js.sxdwphb.com/656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7日 下午6:31
下一篇 2023年11月8日 上午10:43

相关推荐